close
過勞量表 測知是否得了疲勞症候群
2006/11/14
【民生報/記者薛荷玉楊心怡/報導】

過勞量表

1你常覺得疲勞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2你常覺得身體上體力透支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3你常覺得情緒上心力交瘁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4你常會覺得,「我快要撐不下去了」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5你常覺得筋疲力竭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6你常覺得虛弱,好像快要生病了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7你的工作會令人情緒上心力交瘁嗎?

□很嚴重(1),□嚴重(2), □有一些(3),□輕微(4),□非常輕微(5)

8你的工作會讓你覺得快要累垮了嗎?

□很嚴重(1),□嚴重(2), □有一些(3),□輕微(4),□非常輕微(5)

9你的工作讓你覺得挫折嗎?

□很嚴重(1),□嚴重(2), □有一些(3),□輕微(4),□非常輕微(5)

10工作一整天之後,你覺得筋疲力竭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11上班前只要想到又要工作一整天,你就覺得沒力了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12上班時你會覺得每一刻都很難熬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13不工作的時候,你有足夠的精力陪伴家人或朋友嗎?

□總是(1),□常常(2),□有時候(3),□不常(4),□從未或幾乎從未(5)

說明1.過勞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體兩面,勞委會將仿照過勞量表,研擬慢性疲勞症候群量表。

說明2.過勞量表的計算方式是,第1到第6題,屬個人部分,選1是100分,選2是75分,往下遞減25分,加總後除以6,50分以下為正常,50~70分為中度過勞,70分以上嚴重過勞;第7到第13題,屬工作部分,計分方式一樣,加總後除以7,總分45分以下為正常,45~60分為中度過勞,60分以上嚴重過勞。

說明3.慢性疾勞症候群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標準。第一個標準是,在排除其他原因後,如果還出現持續6個月以上的嚴重疲勞症狀,且出現4種或4種以上的以下症狀:短暫記憶力或集中力下降、喉嚨痛、淋巴結腫脹、肌肉疼痛、無紅腫性的多處關節疼痛。第二個標準是,新出現或嚴重的頭痛,且睡眠後仍無法恢復精神,而這些症狀又持續6個月以上或持續再發。

經濟不景氣,勞委會統計,國人工時逐步往上加,才能賺到與往日相等的薪水,此時,得小心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。一項剛出爐的統計指出,全美至少有100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,女性為男性的四倍,且人數都持續增加。在台灣,好發族群以20~50歲的女性白領階級居多,從事職業駕駛、重體力工作、輪班人員、工時長者、精密作業(含電腦作業)、高危害(高溫、噪音)等六大類勞工,則是高危險群。

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所長石東生指出,該所現已建立國內的壓力、憂鬱量表,下一步要建立慢性疲勞的量表,並成立工作小組,協助篩檢出慢性疲勞的勞工,並擬定對策,如要求企業降低連續工作的工時等。

石東生也建議開計程車、小吃攤的自營工作者,應特別注意慢性疲勞問題。如過去計程車司機開車8小時就能賺到2000元,現在可能為賺到足夠的生活開銷,而必須開12~16小時,用喝提神飲料及吃檳榔把自己推向生理極限,「但得想想這樣的代價有多大?身體一旦垮了,全家可能就要失去經濟支柱。」

「即使每天工時不變,只要找一小段時間放鬆自己,散個步或靜坐,就可以改變慢性疲勞的症狀。」石東生說。

安衛所醫學組組長陳秋蓉指出,疲勞不是病,正常人偶爾都會感到疲勞,只要休息就會恢復;但「慢性疲勞」則是病態,此時器官會出現障礙,且連休息睡覺都無法恢復,若持續半年以上時,就是嚴重的警訊。

慢性疲勞症候群(Chronic Fatigue Syndrome,CFS)是由世界衛生組織(WTO)在1988年正式定義,症候內容有點像感冒,常有頭痛、喉嚨痛、微微發燒、肌肉痠痛,以及失眠、休息睡覺後還是很累、回家就不想動、活動力減少50%以上,且持續半年以上。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余文瑞表示,之所以稱其為「慢性疲勞症候群」,便是因為它是一連串症狀的總和。過去,部分醫學界人士認為,慢性疲勞症候群是心理問題或裝病偷懶者的藉口,但美國疾病防治中心(CDC)日前已表示,這其實是一種疾病,影響一百多萬美國人。

即便美國已將其視為疾病,台灣衛生署也已將其列入疾病分類中,醫學界仍未找到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確切起因或機轉,因而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,加上該症候群因症狀太過籠統、多元,余文瑞醫師坦言「很難確診」。

也因此,勞委會早在民國85年就針對國內勞工進行慢性疲勞調查,並發現玻璃、陶瓷、鋼鐵、錫染等經常在高溫環境,及營建工作、汽車修護、紡織、造船等高噪音環境下工作的勞工,都較其他行業更易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,迄今仍未提出一套通用有效的「慢性疲勞量表」。

【2006/11/14 民生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vidWu 的頭像
    DavidWu

    DavidWu的部落格

    David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