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太陽好火 熱急症蠢動

【戴志宏/國泰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】

台灣位處亞熱帶,炎熱和潮濕,加上近年全球氣溫上升,國人常受到熱急症的困擾。熱急症的種類如下:

熱昏厥

熱昏厥的主因是周邊血管舒張和血管收縮降低,及相應的血容量損耗,導致體位性的低血壓。通常在熱環境中久站時發生,主因為靜脈血液滯留於下肢及相對的液體不足,產生姿勢性低血壓所致。

治療:躺平 補充水分
一般只要移到陰涼的地方、躺平並補充水分,通常症狀很快會消失,但應注意是否有心臟血管、中樞神經性疾病的可能。還要注意昏厥時可能會摔跤而導致受傷。病者通常不需住院。最重要的是出現不適時,要立即讓病人坐下或躺下。

熱抽筋

熱抽筋通常發生在大量出汗後,流失水分及鹽分時,只有喝白開水或低張溶液,以致鹽分補充不足所致。熱抽筋的發病原因可能是肌肉中鈉和鉀濃度的降低,大量出汗時會排出大量的鈉,又得不到及時的補充,就會導致低鈉血症。

治療:休息 來點鹽分
緊急治療原則是讓病人在陰涼的地方休息,將抽筋的肌肉拉長,並補充水分和鹽分,例如市售的運動飲料。如嚴重時,需就醫驗尿及驗血,注意是否發生橫紋肌分解的可能。

熱衰竭

熱衰竭是在高溫環境中為了散熱而排出大量汗液,如水分補充不足,將造成脫水。熱疲倦時,患者會感覺頭昏眼、虛弱、不適、惡心、嘔吐、頭痛或肌肉痛等。臨床表現可能有昏厥、體位性低血壓、出汗、高熱……。但中心體溫通常不穩,介於正常溫度和40°C間。精神一般正常。如病患有意識喪失,並持續高溫,應考慮惡化至中暑的地步。

治療:驗血 注意血壓
熱疲倦的主要治療是休息以及補充水分和電解液。症狀較輕微時,可在陰涼的環境中休息,並口服一些生理溶液如0.1%的生理鹽水。若患者有較嚴重的低血容量症或低血壓時,要進行生理鹽水的靜脈注射及驗尿和驗血,注意是否發生橫紋肌分解的可能,並一直持續到恢復正常血壓。然後,要防止腦水腫。這種情況通常不需住院。

熱休克(中暑)

中暑是熱急症中最嚴重的一種,典型症狀為發高燒,可超過40.5°C,中樞神經系統異常(包括躁動、迷糊、抽搐、昏迷等)及缺汗症。但缺汗症並不是絕對的診斷標準。

醫學上有兩種中暑:典型及異常中暑。典型中暑,主要發生在夏季熱浪時因體外熱量的累積和體內熱量不易散失,主因為沒有適當的散溫設備,患有心血管疾病,年老或服用反副交感神經生理作用的藥物。異常中暑主要發生在劇烈運動後的年輕人身上,在潮濕、悶熱環境下進行體力勞動者,最易發生異常中暑。

治療:降溫 立即送醫
疑有中暑,應移離熱源,維持呼吸道通暢,給高濃度氧氣。迅速降溫至38.5℃以下,是決定病人預後關鍵,包括脫衣、潑冷水,再用風扇吹,亦可置冰袋於手臂、腋窩、頸、膝,加強散熱;在救護車內,將冷氣開到最大,也是好方法。退熱劑一般不會起什麼效果,也不要使用阿斯匹靈。病人應立即送醫,即使體溫已降。中暑是緊急事故,可導致多系統組織損傷和器官損害,需要緊急治療,因為導致死亡的可能性很高。

預防熱急症,要盡量防止在陽光下曝曬。如有不適,要在陰涼的環境下休息,以及用一些物理方法,如向身體灑水等進行降溫。有大量出汗時,要補充足量的水分和電解液。可服自製0.1-0.2%的生理鹽水(1公升水中放入1/4至1/2茶匙的食鹽),也可服一些運動飲料,但不要直接食用鹽。若有任何昏厥前的不適症狀發生,要及時躺下或坐下。

【2006/07/19 聯合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vidWu 的頭像
    DavidWu

    DavidWu的部落格

    David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